傳統(tǒng)裝修時代,1厘米厚的瓷磚、3厘米厚的水泥找平層,構成了空間的沉重枷鎖。微水泥以2-5毫米的極致厚度,開啟了空間改造的精度革命。這毫米級的突破,來自三項核心技術:
分子級骨料配比
精選0.1-0.3毫米粒徑的石英砂,比傳統(tǒng)水泥骨料精細50倍。這種"微米級骨料"能滲入基材最細微的孔隙,形成分子級的機械咬合。
納米增強技術
在水泥基材中混入納米二氧化硅顆粒,像無數(shù)微型鋼筋般填充材料空隙。
亞毫米施工控制
采用激光測厚儀實時監(jiān)控,確保每層批刮厚度誤差不超過0.3毫米。
空間釋放
5毫米的厚度,讓100㎡住宅多出0.5m3可用空間。上海37㎡小公寓改造中,僅減少找平層就釋放出相當一個儲物間的容積。
曲面自由
能完美包裹半徑小至3cm的曲面,實現(xiàn)傳統(tǒng)材料難以企及的流體造型。杭州某美術館用微水泥打造出扭曲的"時空隧道"效果。
舊改革命
直接覆蓋各類基材,改造厚度控制在3毫米內(nèi)。南京老宅改造中,微水泥在保留原有木地板的前提下,完成了地面煥新。
精準修復
破損處可進行0.1毫米精度的局部修復,無需整體重做。
當建筑精度進入毫米時代,空間便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。微水泥正在證明:最極致的工藝,往往藏在最不易察覺的細節(jié)里。那些肉眼難辨的毫米級突破,正在悄悄改變我們居住的方式。
泥之韻微水泥施工標準:
厚度誤差≤0.5mm
平整度≤1mm/2m
產(chǎn)品百科